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老兵结局

第九章 敌后抗日 第2、3节

2

果然没多久,军事委员会下令成立陆军第24集团军。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兼任该集团军总司令,韩德勤为副总司令(实际由韩指挥),该集团军下辖第89军、第57军两个军。其中,第57军下辖第111师(师长常恩多)和第112师(师长霍守义)两个师。

同时,韩德勤还指挥第8军游击队、第五战区第5游击总队、洪泽湖水上游击总队和苏北各县保安团,这些地方部队统称苏北保安总团。

随即,王哥被韩司令任命为苏北保安总团教导队队长(相当于团级),因王哥要求,韩德勤还任命周树杰为教导队副队长。

按理,这教导队队长应该是长官心腹的位子,可是,韩司令却将这重要位子交给了一个外乡人,这让周围许多人,尤其是韩司令泗阳老乡感觉意外。

泗阳曾流传这样一句话:“会说泗阳话,就把皮条挂”。“皮条”是指军队军官用的武装带和驳壳枪的皮套。那话意思只要是泗阳人,在韩德勤手下总能弄个小官当当,起码可以挂上武装带,挎起驳壳枪。

让王哥当教导队队长,可见韩德勤能够跳过家乡观念对王哥寄予重托和信任,这不是一般的器重,这让王哥很感动。

韩司令交给他的任务是:轮训各保安团,负责向保安团教授战术、野战、射击,军事课程,并结合实际提高部队野外作训能力,在一定时期内,务必将苏北保安团的军事素质提高到二类正规军的水平。

客观讲,韩司令的要求并不高。

然而,当王哥接受委任上任后发现,原来,这教导队的活不好干,为啥?

首先,如果仅讲授野外实战战术,冲锋、射击什么的,他一点都没有问题,就是他手下的老兵随手抓起来就是一批现成的教官。问题是一些理论教程,他犯难了,他可是不识几个字,尽管肚子里有足够多的作战经验,而要将它们上升为理论,这对他来说,就力不从心了,而那些手下老兵同样也是有货倒不出的闷葫芦。

有点文化的理论教官上哪去找?

他忽然想起了那个伤员赵文化,自从一把盐巴抹上了他的伤口,他大难不死,后来到了江北又经治疗,如今基本痊愈了。

前些天去探望他期间,王哥发现赵文化不但文化好,还特别有思想,是一块好材料,这个学生兵如今不是正好派上用场吗?

他把想法告诉了周树杰,周树杰听了二话没说,也同意了。

王哥立即火急火燎让人通知赵文化。

“报告王哥!”赵文化迅速赶到教官办公室,来到王哥眼前,精神十足地一个敬礼,有点调皮地报告:“有什么吩咐请指示!”

一旁边的周树杰,见了文质彬彬的赵文化也是满意,随即调侃道:小鬼,见了王哥应该叫王教官。

王哥在一旁边笑而不语,他觉得唤他王哥更觉得亲切。

“报告王哥!”赵文化又是一个立正,很认真地说道:“你平时待兄弟们如长兄一般,尤其我的半条命也是你救下来的,你待我更象兄长一样,实在难表感激之情,唤一声王哥真的是肺腑之言。”

“妈的,有文化的人,说出来的话总有道理。”周树杰咕哝了一句。

王哥挥了挥手,嘿嘿一笑,随和地说:“就是你们知识分子会说话,行,行,以后想怎么叫就怎么叫吧。”

随即,王哥想把赵文化当教导队理论教官的事,给赵文化作了交待。

听罢,赵文化又是一个立正,高声回答:“报告王哥!保证不辜负期望!”

这边解决了理论教官的问题,还有一个同样棘手的问题,啥?

原来,这苏北保安团人员组成复杂,五花八门,归结起来,它主要有两帮人员组成:一帮是由本地一些游手好闲之徒组成的当地保安团,战前,他们主要负责地方治安秩序,平时基本没有什么军事科目训练,因此,缺乏起码的军事素质,并且纪律还特别散漫,要说能耐,平时欺压百姓是行家,要讲打仗战术还真不行。

另一帮,就是从战场上撤退下来被招募的散兵游勇,对于这帮人,韩司令自有自已想法。自从知道将当苏北军事主管以后,时任民政厅厅长的韩德勤就有意收容从江南溃退过来的散兵游勇,凡是不缺胳膊少腿,基本有一个算一个,多多益善。

他考虑,一方面为今后长期抗日储备后备力量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扩大地方势力,俗话说,有势力就有地盘,有地盘就有江山,这个道理谁都懂。

然而,这两帮人收纳麾下,韩司令也有无可奈何的苦衷。

这两帮人中,当地保安团不成器,连扛一杆枪的姿势也不标准,平时本事不大,欺负百姓能耐贼大,而从战场上撤退下来的散兵游勇虽然有战斗经验,却兵痞习气严重,老百姓遇到象见了混世魔王一样,逃避得远远的,尽给国军丢脸不争气。

一帮不成器,另一帮不争气,这两帮人合在一起,沆瀣一气,队伍形象,作风纪律可想而知,哪谈得上什么战斗力了?

你说,韩司令能省心吗?也是天缘凑合,王哥的出现,让韩司令顿感降魔镇妖有了法宝。

然而,要调教训练这帮乌合之众,决非易事。

上任没几天,王哥感觉象是接了一只烫手的山芋,顿感棘手,凭自己从军的那些资历,如果说对这些散兵游勇旧军人还好对付,但对于当地那些土生土长的保安团,王哥心里有点打鼓。那些人平时自由散漫惯了,又仗着韩司令是老乡,许多保安团官兵有恃无恐,根本不把他这个外乡人放在眼里。

不久,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。

3

这天早晨,出操号早已吹过,参加轮训的保安团大多数及时赶到操场,而点名时,却缺了三位。

一分钟过去,三分钟过去,眼看五分钟过去,三位依旧没有归队,王哥的耐心到了要迸发的极限。

这哪象军队?王哥带了这么多年队伍,还真没见过作风纪律这么稀拉的队伍!

怎么回事?终于,王哥耐不住火冒三丈,吼声响彻了整个操场。

有一个班长出列,报告:王教官,刘二胖,李小弟,黄富贵昨晚酒喝多了……

妈的,这是理由?!

“通知他们前来出操”!王哥不等班长汇报完毕,怒不可遏吼道:“立刻马上!”

是!那班长领命立即飞奔而去。

不一会,那三个保安团随着班长慌慌张张跑来,有的一边慌乱系着衣扣,有的气喘吁吁拎着裤腰,有的睡眼惺忪把帽檐戴到了脑后。

什么东西?这个拉稀样!王哥本来就窝火,再看眼前这熊模样,气更加不打一处来,恨不得冲上前去朝他们一顿拳打脚踢,他咬着后牙槽,怒令三人站立在众人前,并命班长执行军法。

执行军法?

这帮保安团从不知何为军法?更不知如何执行军法,一时,那个被命令执行军法的班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,呆呆地望着王教官。

“怎么?没听到命令?”王哥怒眼圆睁,狠狠盯着班长,从牙缝中挤出一句:“每人十军棍!”

在旧军队,大凡士兵犯错,挨军棍是家常便饭,就是王哥本人也曾挨过军棍。军营里有一句流行的话,叫“不打不成兵”,然而,挨军棍因刑罚过于残酷,而后渐渐被废除,自然,军营中军棍也就消失了,那更别说在保安团有它的踪影了。

军棍?保安团可从没有这家什,大概王哥自己也忘了,这可把班长弄得一筹莫展,楞在了那儿。

“还不赶快去找!”王哥的怒吼再次响起。

这时,班长心里都快哭了,一时半会,上那去找军棍?。

那就四处去找!

眼看王哥扬起的巴掌快要飞过来,班长吓得立即转身跑开了。

不一会,还算机灵的班长找来了碗口粗的树棍,那三个保安团立即被押解到长凳上趴下,只见三、五棍下去,一个个立即皮开肉腚。

开始,这几个人还喊爹唤娘,后来几棍下去,只有哼哼的力气了,一边看的士兵,心里个个发毛,腿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。

不知是有人通风报信,还是韩司令偶然到来,还没打完,只听有人报:司令到!

一时,那些泗阳老乡象见了救星一样,立即一齐囔囔求饶,希望韩司令看在老乡面上免除余下没打的军棍。

那边举棍执行军法的班长见司令到,也以为是来说情的,暂时放下了树棍。

眼见此情景,韩司令走上前来,问为何?

王哥急忙跑前两步,一个立正敬礼,然后,将刚才的情况作了一一汇报,言毕,虽然事实言之凿凿,但是心里不免惴惴不安,因为,早就听说,韩司令平时对家乡子弟兵很是护短。

这时,操场上死一般宁静,保安团所有的目光都射向了韩司令。

听完王哥汇报,韩司令脸无表情,转头朝操棍执法的班长冷冷地问:“还剩下多少棍?”

班长看看王哥,又望望韩司令,弱弱回道:“还剩下三棍。”

还剩下三棍?

韩司令喉咙口嘟囔了一声,接着,他沉下脸走上二步,要过班长手中执法的树棍,在手中掂了掂,然后,扔还给执法的班长,转身指着那三人,突然,狠狠地叫道:“接着打!再打二十棍!”

啊?在场所有的人一听全傻了,还打啊?

一时,空气象凝固了一样,全场静得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到声音。

怎么?还要我说第二遍吗?韩司令的声音震耳欲聋,充满了十足的杀气。

一时,不知所措的班长吓得连连哆嗦。

见状,王哥一下子为难了,其实,他的本意也就是杀鸡儆猴,没打算将这三人往死里整,没曾想,半途杀出一个程咬金,而且,比他还狠。

“司令,这三个人每一个人十军棍已经够他们受的了,”这时,王哥跨上一步,急忙上前说道:“再打恐怕……”

“不行!”韩司令当即斩钉截铁否定了,接着,他对着执法士兵咆哮道:“没听到吗?继续打!给我继续狠狠地打! ”

老大发话了,再不执行,恐怕树棍就要落在自己身上了!还犹豫什么呢?执法的班长首先扬起了手中树棍,眼看树棍又要落下去了。

“慢!”就在这紧要关头,王哥大喊一声,随即,跨上一步,向韩司令竭力劝说:“司令息怒,如果真要继续打,那我也该打,因为是我教导无方……”

见状,一旁许多士兵趁机也纷纷求情,有的甚至下跪在地。

韩司令瞪眼看看王哥,又望望众人,犹豫了。

“司令,给他们一次机会吧”王哥不失时机,再次求情。

其实,韩司令刚才说要给那三个小子再挨二十棍,也是恨铁不成钢,一时说的气话,如果真要让那三个小子再挨二十棍,恐怕半条命不保,再说,真出了事情,家乡父老乡亲面前也不好解释,毕竟不及时出操,不是多大的事,如果传出去,以后子弟兵还怎么跟自己混?

凡事见好就收,再说,王教官也帮着说情,还是借坡下驴,顺水推舟吧。

思索片刻,韩司令按捺住火气,平复了一下心情,指着那三个保安团说:“好,今天就看在你们王教官脸面上,余下的军棍先暂时给你们挂着,记住,下次再犯,一并算账!”

说完,韩司令怒气冲冲返身离开了。

这事,很快在保安团传开了,从此以后,凡进教导队轮训的保安团和游击队官兵老实多了,训练也积极认真了,纪律也严明了,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,受训的保安团军事素质提高了许多,队伍风气也明显好转。

然而,毕竟受训的人员相对于整个苏北的数万保安团来说,显得少了些,因为每次受训的人员也就百号来人,训练时间半个月。

这对于保安团的整体素质提高好象杯水车薪,王哥心里着急,暗暗盘算着,要将所有保安团轮训一遍,这得要等到何年何月?然而,若按目前保安团的作战能力,一旦与日军干上,吃败仗是小事,上前线无疑都是去送死。

时局不等人,小鬼子下一步又要采取重大进攻了,眼看日军的战火即将烧到家门口,战争随时可能爆发,王哥暗暗焦急,如何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保安团的作战水平和战场生存能力?考虑再三,他想调整一下整建制轮训的方法,改为对连、排、班长的培训。

他新的想法是通过对这些部队基层骨干的培训后,把他们培养成初级教官,然后,再让他们回到所在连、排、班担任教官,这样,部队的素质水平就可以在短时期内得到迅速提高。

怀着新想法,王哥决定去找韩司令报告。

韩司令一听,不假思索,当即兴奋地一拍桌子,大声叫:“好啊!”

随即,韩司令顿了顿,似乎想起了什么,他说:“我也有一个想法。”

王哥向前倾了倾身体,专注地看着韩司令。

韩司令说:“为了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,我想,在整个保安团和89军中挑一些身体特别健壮,战术水平较高的士兵,组建一支象我当年在川军第一混成旅下面的特务营一样的部队。”

“我懂了,”王哥随即明白了韩司令的意思,他说道:“就是建立一支执行特别任务的队伍,或者叫机动精锐。”

“对!就是这意思”,韩司令兴奋地拍着王哥的肩膀,不无欣赏地称赞道:“看来我没看错人,你挺懂我的。”

说完,他站起身,一边踱步,一边若有思索说道:“我想把这支队伍归在89军33师下,暂时先由师部直接节制,全称就叫33师直属特务营。”

说到这里,韩司令顿了顿话头,接着对王哥说道:“我想,营长就由你王教官兼任,你暂且屈就一下,人员按团建制,武器装备挑第24集团军最好的配备……”

“还有”,韩司令又停了一下话头,想了想,然后加重语气对王哥嘱咐:“特务营的人员由你在全军中挑选,训练也由你全权负责,当然,他们的训练,你一定要再三严格要求,要把他们训练成个个象老虎,人人如猴精的一支精锐部队。”

“是!”王哥也不推辞,一个立正敬礼,声音宏亮地说:“一定不辜负司令的信任!”

随后,王哥一边继续对保安团的连、排、班长进行轮训,一边迅速组建33师特务营,特务营的主要骨干基本都是由江南带过来的班底,周树杰任副营长。

在韩司令的特别关心下,特务营很快建立起来,而且不论人员,还是武器装备都是全军一流的,让部队的其它官兵看了羡慕不已。

为了让这些人打造成个个象老虎,人人如猴精,王哥不分白天黑夜对他们进行超负荷训练,同时,根据韩司令的要求,还专门配备了政训教官,主要负责三**义、爱国思想的教育,一个月下来,这支队伍初见成效,令人刮目相看。

就在这时,徐州会战开始了。

保安团的轮训仅完成预期的一半,只能草草结束。虽然保安团战术水平通过轮训,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,但是战斗意志,实战能力到底如何?只有在实战中见分效了。

王哥知道,一个战士只有经过战场血与火的锤炼,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。

撂下保安团的轮训,王哥立即归建33师直属特务营,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紧张的战备中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